我们都知道“中国是陶瓷的故乡”,陶瓷是中国的象征,中国制瓷技术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,精美的陶瓷,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“人间瑰宝”,享誉全球!现在,作为CHINA人,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陶瓷知识,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。
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,两者有共同点又有区别
1,早的陶器(pottery)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者木制的容器上而出现的,它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我国或某一地区的先民的专门发明,它为人类所共有。
2,陶器与瓷器的异同点:人们通常把陶与瓷相提并论统称为陶瓷,它们都是土与火的艺术,都要经过烧制的轮回,但是它们有本质的不同,从土质来说,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,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。
3,陶器到瓷器的发展顺序为:粗陶→细陶→炻器→半瓷器→瓷器。原料都是从粗到细,从多孔到致密,烧结温度从低到高。
4,陶器因为原材料的不同分为红陶、黑陶、白陶,彩陶、印文陶、彩绘陶。
5,瓷器(china)可以说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,中国掌握瓷器技术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。“瓷器”与“中国”在英语中同为一词,由此可见,中国的瓷器对世界的影响。
6,瓷器根据年代的不同分为商代中期的原始瓷、东汉晚期的青瓷、隋代盛行的白瓷、元代的青花瓷、明清时期的釉上彩、雍正乾隆时期盛行的珐琅彩、康熙晚期的软彩瓷。
瓷器工艺
1、采土
瓷土指粉碎瓷石所得之土或人工配制成的制瓷原料,由高岭土、石英、长石等组成,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。其中,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黏土,因发现于江西景德镇的高岭村而得名,因其可塑性差、熔点高,所以单纯用高岭土是不能制成瓷器的,须掺入其他原料。
2、练泥
从矿区采取瓷石或瓷土,经水碓舂细、淘洗,除去杂质,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。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,去掉渣质,反复翻扑或敲打踏练,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,使泥中的水分均匀、组织细密,以改善胎泥的成形性能。
3、制坯
将瓷泥通过模具等制成所要的瓷器外形,然后将坯胎凉至半干后至于车盘,用刀旋削表面,以保证瓷器外表的光洁,再依照需要使用不同材质(铁、骨、木等材料)的雕花刀在外表上刻出花纹。
4、施釉
亦称上釉、挂釉、罩釉等,指在陶瓷坯体表面施一层瓷土(或陶土)、助溶剂加水调和成的釉浆。这层釉浆经焙烧后即成为光亮、坚硬的釉层。古代施釉的方法有多种,早期通常为刷釉,汉以后多为蘸釉、荡釉、浇釉。明清景德镇窑部分瓷器施釉时采用喷釉、吹釉、轮釉等方法,使器物釉层厚薄均匀。
5、烧窑
烧窑是陶瓷制作的一道工序。分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(釉上彩瓷器)两类。将陶瓷坯件装入窑炉中焙烧,时间约一昼夜至三昼夜,焙烧时,陶瓷器的胎、釉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,使瓷器获得所需要的强度、光泽和其他性能。